現代人的生活忙碌緊張﹐飲食不正常﹐鬧胃痛的人越來越多了。當您有了胃痛﹐是隨便買胃藥吃?還是曾經給醫師好好的診查過。

希望您是後者。如果醫師的診斷是胃痛(或十二指腸潰瘍)﹐您就繼續看下去。如果還不知道胃痛的原因﹐就先去給醫師看吧﹐不要自己當醫師﹐自己亂吃藥。有些人胃痛﹐結果檢查後卻是其他器官的問題﹐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造成胃痛的原因?
造成胃痛的原因很多﹐有一部份患者是因為胃部受到幽門曲狀桿菌的感染所致。有部份患者可以藉由適當的療程消滅幽門曲狀桿菌而得到根本胃痛治療。然而不管是哪一類型的胃痛﹐注意飲食都是必要的。一方面要保護及修補胃壁避免胃痛﹐另一方面要攝取充足的營養。
 
早期對於胃痛有許多的飲食限制﹐後來發現這些飲食限制只會增加增加患者困擾﹐造成營養不均衡而延遲恢復時間。除了部份會刺激胃壁的食物及引起胃痛的食物(這點也因人而異)外﹐應盡可能從均衡飲食中攝取充足的營養素﹐加速傷口的復原及修補。

胃痛應注意飲食
纖維曾是胃痛患者的拒絕往來戶﹐使得許多胃痛患者對於蔬菜水果的攝取自我設限。最後造成維生素A及C攝取不足的現象。維生素A及C對於潰瘍患者是重要的﹐它們對於保護黏膜及傷口癒合而言是重要的營養素。粗纖維含量多的食物(如莖梗﹑較老的菜葉)﹐只要細嚼慢嚥﹐都不至於傷害胃壁。如果吃下去會造成胃痛﹐才另當別論。但在潰瘍發作時﹐或是牙齒咀嚼能力下降的人﹐仍建議以質地柔軟﹑易消化的蔬果為主。也就是嫩而去莖梗的葉菜類﹐及新鮮瓜果等。肉類則以嫩而無筋的瘦肉為主。
 
牛奶所扮演的角色則備受爭議。早期認為它可以中和胃酸﹐後來發現它中和胃酸的效果有限﹐反而會刺激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因牛奶遇到胃酸會凝固,造成消化的負擔。但每個人對於牛奶的反應不同﹐如果飲用後並不會造成胃痛﹐把它當成一般的食物看待﹐一日1~2杯。如果會造成胃痛﹐則暫停飲用﹐以後再從少量漸增﹐至恢復正常。
 
有些人認為「酸」的食物會刺激胃壁﹐其實這些酸度較高的食物和胃酸比起來才真的是小巫見大巫﹐禁絕它們是沒有意義的。但有人在空腹時食用酸度較高的食物如鳳梨﹑柳丁﹑桔子(汁)等會造成胃部不適﹐在飯後吃就沒有問題。有些食物(如蕃薯﹑芋頭﹑黃豆等)容易產氣﹐可依個人的經驗(是否造成脹氣因而疼痛)決定是否應攝食。反而是炒飯﹑糯米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冰品類食物及汽水﹐常會導致胃部的不適﹐是必需留意選擇的食物。

胃痛禁忌食物
什麼才是真正的禁忌食物?酒﹑咖啡﹑濃茶﹑辛辣調味品都是。它們都能刺激胃黏膜﹐並增加胃酸的分泌。空腹及大量食用的傷害更大。吸煙不但傷害肺臟及心血管﹐也會增加胃酸的分泌﹐促成﹑加重潰瘍。

胃痛患者生活調適
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對於潰瘍患者而言是加倍的重要﹐能少量多餐會更好﹐不要吃得太撐了!細嚼慢嚥﹐心情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也是重點。不管有沒有幽門曲狀桿菌在作怪﹐壓力絕對是潰瘍的促成因素。因此﹐心情保持愉快﹐減少無謂的煩惱是必需的。盡可能的保持生活規律﹐作息正常﹐並應有足夠的休息。休息是要走更長遠的路﹐對潰瘍患者尤其如此。
 
潰瘍造成的疼痛雖然稱不上是大毛病﹐卻影響營養攝取﹐也影響情緒。它也是一個健康的警告信號﹐警告自己該調整步伐了!從醫療﹑生活﹑營養上多方面調整﹐潰瘍會與您越來越遠的﹐試試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si1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